和果子(wagashi),其實泛指日式糕點。就大類別來區分,可以分為生果子和乾果子兩大主題。生果子又名主果子、上升果子或朝生果,指早上製作的新鮮糕點。由於保存期限短,一般只能放兩天左右,要趁鮮食用。比起其它和果子,生果子格外重視造型變化,因此成為日人送禮用的主角。

相對於生果子的鮮食要求,耐放的乾果子,為了長久保存,甜度高多了,主要以糖和豆粉壓製成各種造型。在日本,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產品,也就是佐茶的茶食,茶道老師蘇信義表示,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膩的和果子,多少有養生的意義在,因為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。

在餡料部分,和果子多以紅豆餡、白豆沙餡為主,偶爾也見抹茶餡,季節餡料則有栗子、山芋、梅子、柿子等,加上麵粉、米類(包括糯米、蓬來米),組合成多種變化。一到日本,走進和果子店,絕對讓人眼花撩亂。不過,簡化來看,常見的代表性和果子不外乎以下幾種:

饅頭類(manjou)/外皮以麵粉為主。不過,千萬別想成咱們的饅頭,日式饅頭個兒很小,包餡。「蒸饅」蠻像我們的紅龜意義,喜事必備。「燒饅」皮是烤的,栗子饅頭常見。

麻糬類(mochi)/一般人以為麻糬都是糯米作成的,這個說法給和果子名家聽到,可是會被恥笑的。日本道地和果子的麻糬追求口感層次表現,不要「死軟」(台語發音),要的是真材實料的咬感,所以糯米外會加上蓬來米。偏偏後者材料極需技巧,麻糬也就成為純糯米的天下。

麻糬有包餡、也有沒帶餡。日本觀光區常賣的「草餅」也屬此類,沾豆粉和著糖漿來吃。艾草麻糬則是在麻糬中揉合艾草汁。「羽二重」是另一種麻糬,皮很薄、軟卻帶著柔細的Q感;春季則有「櫻花麻糬」,麻糬中加上櫻花汁,粉嫩嫩的,躺在浸泡過的櫻花葉,吃時是就著葉子一口咬下。

大福/材料和麻糬一樣,但口感更Q。外型多是扁平、白色。有各種餡料,牡丹、紅豆、栗子等。

最中/外型像個小盒子,糯米外皮烤的薄酥,內餡是細膩的紅豆沙餡。外殼無味,待酥轉軟時,與紅豆餡同入口。

求肥/外皮類似薄蛋糕皮裹上QQ的白麻糬,口感很特別。

水饅頭、水洋羹和葛粉/這三種都是屬於夏季食用的和果子。道地的葛粉是透明的,條狀,冰涼時和著糖水像吃麵般的「呼魯、呼魯」吃。 葛粉得鮮吃,不耐放。因此,改良之後就有了水洋羹,類似現在的果凍。將洋菜和水的比例調整,煮的更稀淺,呈半透明狀,裡頭再加上夏季餡或紅豆沙。食用的方法是含在口中,讓它溶化。

水饅頭有點像台灣路邊攤的涼圓,是較現代風格的和果子。外皮是番薯粉作成的,也是半透明狀,裡頭仍以紅豆沙餡為主。

洋羹/洋羹著重口感要Q,夏日吃偏膩。小倉洋羹是指有紅豆顆粒的,煉洋羹則是久熬、口感Q且紮實。

銅鑼燒/這是廣為人知的日式點心。重點還是在夾層紅豆餡的細膩程度。洋果子滲入後,夾餡也豐富起來,冰淇淋最常見。 值得一提的,不若台式糕點,總會在餡、皮加上油脂,道地和果子不管是外皮、內餡除了原素材外,就是糖,反映出和果子崇尚自然的哲學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omo5210 的頭像
    momo5210

    【圖哞不軌】..........哞!MO!Animo!

    momo5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